史上最全:郵票中的諾獎(上)| 精彩圖集
撰文 | 黃燦然(北京市 退休干部)
責編 | 程莉
● ● ●
為了對科學家成就的認可和鼓勵,以促進科學的進步與社會的發(fā)展,國際上設立了若干獎項。其中"諾貝爾獎"是最有影響力的獎項。為此,各國也發(fā)行了許多相關(guān)郵票,就讓我們從郵票這方寸天地中一窺諾貝爾獎的有趣故事。
?圖1 格林納達格林納丁斯1978年發(fā)行的諾貝爾獎郵票,其中的一枚小型張,圖案為諾貝爾像和其遺囑及諾貝爾獎章(正面)。
-諾貝爾獎的獎章什么樣?-
獎章(物理、化學、生理或醫(yī)學、文學獎)由瑞典雕塑家"Erik.Lindberg"設計,由瑞典皇家造幣廠鑄造。
獎章正面均為諾貝爾側(cè)面浮雕肖像,并刻有羅馬數(shù)字和生卒年份。
?圖2 獎章側(cè)面
很少有人注意的是,獎章側(cè)面,7點鐘方向有一段文字(見圖2)“GULD1935”。獎章背面的周邊刻著拉丁贊詞:
Inventasvitamjuvatexcoluisseperartes”,
意為“多么仁慈而偉大的人物,人們仰賴他的貢獻和發(fā)現(xiàn),使得人們智慧生活更見充實”。
獎章下方是獲獎者姓名和獲獎日期(羅馬數(shù)字),兩邊文字是“REG.ACAD.SCIENT.SUEC”瑞典皇家科學院。
?圖3 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獎章郵票
其中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的獎章圖案一樣,豐產(chǎn)女神伊希斯(lSIS)從云中浮現(xiàn),右臂摟著握著象征財富和智慧的羊角,科學天才正在輕輕拉開女神的面紗,露出她冷峻的面容,象征人類文明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
本票為格林納達格林納丁斯1978年發(fā)行,全套6枚。
?圖4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獎章郵票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章的圖案是,一位醫(yī)學天才為了給病女孩解渴,正在收集從巖石上涌出的水,她的膝上放著一本打開的書。(見圖4)
?圖5 諾貝爾文學獎章的郵票
諾貝爾文學獎章的圖案是,一個青年坐在一棵桂冠樹下,入迷地聽著、記錄著繆斯女神(藝術(shù)與青春之神)的歌。(見圖5)
?圖6 諾貝爾和平獎的獎章郵票
諾貝爾和平獎章,由挪威的雕塑家"Gustav Vigeland"設計。
背面圖案為三個男人組成的鈕帶,其銘文為"Pro pace et fraternitate gentium"(為了人類的和平與友誼)。(見圖6)
此外還有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jīng)濟學獎,此獎項并不屬于諾貝爾遺囑中所提到的五大獎勵領域之一,而是由瑞典國家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此集從略。
-瑞典紀念諾獎的郵票-
?圖7 瑞典1946年為紀念諾貝爾(1833-1896)逝世50周年而發(fā)行的郵票,全套2枚。
各國在郵票設計上,也各有不同程度地選用了"諾貝爾獎"這個題材,以紀念國際上的著名科學家和本國的獲獎科學家。其中發(fā)行量最大,內(nèi)容最全面的當屬瑞典。
?圖8 瑞典為紀念首批(1901年)獲獎者發(fā)行的郵票
瑞典1961年12月開始系統(tǒng)發(fā)行"歷年諾貝爾獎者"的郵票,本套為紀念首批(1901年)獲獎者,全套3枚(圖8)。依次為:德國物理學家 W.倫琴(1845-1923)、荷蘭化學家 H.范托夫(1852-1911)、德國醫(yī)生 E.貝林(1854-1917)、法國作家 R.普呂多姆(1839-1907)。
?圖9 瑞典1962年發(fā)行的“190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
此后,瑞典每年發(fā)行一套,紀念諾貝爾獎獲得者的郵票。圖9為瑞典1962年發(fā)行的第二套,“190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全套2枚。紅色郵票中的兩人是:徳國歷史學家 P.蒙森(1817-1903)和英國醫(yī)學家 S.羅斯(1857-1932)。藍色郵票中的三人是:德國化學家 H.費歇爾(1852-1919)、荷蘭物理學家 P.塞曼(1865-1943)和 H.洛倫茲(1853-1928)。
? 圖10 瑞典1969年發(fā)行的“1909年諾貝爾獎獲得者”郵票
瑞典1969年發(fā)行的“1909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在設計風格上有所改變,全套3枚(圖10)。分別為:
德國化學家 W·奧斯瓦爾徳(1853-1932)和瑞士外科醫(yī)生 E·科赫爾(1841-1917);
瑞典女作家 S·拉格洛夫(1859-1940);
意大利物理學家 G·馬可尼(1874-1937)和德國物理學家 C·布勞恩(1850-1918)。
?圖11 瑞典1987年發(fā)行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郵票
瑞典1982年發(fā)行的"諾獎票"釆用了各獎分述,并將獲獎內(nèi)容用圖示的方式表達。這種按獎項分述的方式一直延續(xù)。
圖11為瑞典1987年發(fā)行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全套5枚。(本套為豎聯(lián)票,需豎著看)依次為:
英國射電天文學家 A.赫威什(1924-),宇宙電波,1974年獲獎;
美籍物理學家 C.昌德拉塞卡(1910-),恒星結(jié)構(gòu)的“昌徳拉極限”,1983年獲獎;
美國物理學家 W.福勒(1911-),原子核的形成,1983年獲獎;
美籍物理學家 A.彭齊亞斯(1933-)和美國物理學家 R.威爾遜(1936-),宇宙微波背景幅射,1978年獲獎;
英國射電天文學家 M.賴爾(1918-),射電望遠鏡孔徑綜合技術(shù),1974年獲獎。
?圖12 瑞典1988年發(fā)行的“諾貝爾化學獎(1960-1980)獲獎者”
本套為瑞典1988年發(fā)行的“諾貝爾化學獎(1960-1980)獲獎者”,全套4枚(圖12)。依次為:
美國化學家 W.利比(1908-),碳-14的測定法,1960獲獎;
德國化學家 K.齊格勒(1898-1973)和意大利化學家 G.納塔(1903-1979),催化劑合成高分子塑料,1963年獲獎;
英籍化學家 A.克盧格(1926-),電子顯微鏡使用電腦研究生物體染色質(zhì),1982年獲獎;
比利時化學家 I.普里戈,非平衡系熱力學研究,1977年獲獎。
?圖13 瑞典1989年發(fā)行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yī)學獎獲得者”
本套為瑞典1989年發(fā)行的“諾貝爾生理學和醫(yī)學獎獲得者”,全套4枚(圖13),依次為:
美國生物學家 T.摩爾根(1866-1945),用果蠅進行遺傳學研究,1933年獲獎;
美國生物化學家 J.沃森(1928-)、英國生物化學家 F.克里克(1916-)和新西蘭生物物理學家 M.威爾金斯(1916-),DNA(去氧核糖核酸)分子結(jié)構(gòu)研究,1962年獲獎;
瑞士生物學家 W.阿爾伯(1929-)和美國生物學家H.史密斯(1931-)、D.內(nèi)森斯(1928-),發(fā)現(xiàn)了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并用于研究遺傳工程,1928年獲獎;
美國女植物學家 B.麥克林托克(1902-),通過玉米研究提出“可移動的遺傳基因”,1983年獲獎。
?圖14 瑞典1990年發(fā)行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本套為瑞典1990年發(fā)行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全套4枚(圖14),依次為:
瑞典小說家 P.拉格爾克維斯特(1891-1974),長篇小說《巴拉巴》,1951年獲獎,;
美國作家 E.海明威(1899-1961),長篇小說《老人與?!罚?954年獲獎;
法國作家、哲學家 A.加繆(1913-1960),長篇小說《災難》,1957年獲獎;
蘇聯(lián)作家 B.帕斯?爾納克(1890-1960)長篇小說《日瓦格醫(yī)生》,1958年獲獎
?圖15 瑞典1991年發(fā)行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
本套為瑞典1991年發(fā)行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全套4枚(圖15),依次為:
瑞士社會活動家 J.杜南(1928-1910)紅十字會創(chuàng)始人,1901年獲獎;
法籍醫(yī)生、傳教士、哲學家、音樂家 A.施韋澤(1875-1965),獻身非洲事業(yè),1952年獲獎;
蘇聯(lián)核物理學家 A.薩哈羅夫(1921-)支持和平反對暴力,1975年獲獎;
瑞典女外交家、政治家,A.米達爾(1902-1986),長期在日內(nèi)瓦促成裁軍談判,1982年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