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淳:“陰陽五行”寫入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是“可喜的進步”,張雙南:“堅決反對”|視頻
?張雙南(左)VS 孫小淳(右)
導語:
2016年4月18日,科技部、中宣部發(fā)布了關于印發(fā)《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通知。其中將“陰陽五行、天人合一”作為其132個基準點之一,迅即受到公眾的關注。中科院國家天文臺陳學雷等八位科學家專門撰文,表達對《基準》一些問題的意見,呼吁科技部和中宣部組織有關專家,對此進行進一步的審議和修改。
今年2月25日,“陰陽五行入準之爭”在SELF講壇-煮酒論道的舞臺重燃戰(zhàn)火,來自中科院人文學院的正方孫小淳教授和反方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張雙南研究員當面交鋒,激起的討論綿延不息。《知識分子》特邀請雙方就辯論發(fā)表總結陳詞,并附上此次辯論視頻,供讀者評判。
責編 | 呂浩然
● ● ●
正方

孫小淳
“理解科學必須歷史地看”
——我對“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等寫入“基準”的看法
真正理解科學,必須歷史地看科學。科學在不同文明中曾經有過多樣的歷史形態(tài)。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等,本身并不是“封建迷信”,而是中國古代用以認識自然和人的概念和理論,其本質是人們開始用“自然主義”的語言,而不是用巫術神話的語言去認識世界,因此它們是人類認識史上革命性的進步。
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等在中國古代科學史上發(fā)揮過重要的作用,它們構成的宇宙觀,是古人觀察、描述、解釋自然與人類社會現象的基本概念框架。古代農、醫(yī)、天、算等科學知識都在這種宇宙觀下得到表達。天人合一,更是表明中國古代強調從人與自然的關系角度去探索世界,而不是把人與自然割裂開來。這些重要的思想,完全可以成為科普的正當內容。
傳播科學,不僅僅是傳播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播科學思想、方法和精神。不是只有正確的科學理論才能寫入《基準》,因為那樣的話,“地心說”、“日心說”等都無法寫入。寫入《基準》,也不等于提倡,更不是要大家認定其為“真理”。寫入陰陽五行等理論,是讓大家了解科學的歷程,了解科學曾經有過不同的途徑和方式,這有利于真正理解科學,啟發(fā)科學思維。
現代科學有鮮明的數學邏輯等特點,給人的錯覺是科學的歷史是照著古希臘文明的邏輯發(fā)展而來的。其實近代科學的發(fā)生,是世界多文明融合的結果??茖W發(fā)展,不是“自古華山一條路”,也不是只有一個“根紅苗正”的科學史。西方科普“基準”可以寫入亞里斯多德的“四元素說”,為什么中國科普“基準”就不能寫入“陰陽五行說”呢?
況且,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等,也不是完全“死掉”的思想,在現代科學的知識體系中,可以獲得新的內涵,啟發(fā)新的思想。這在現代國際科學期刊的論文中就有所表現??茖W本是開放的事業(yè),當西方很多科學家從東方思想中尋找靈感的時候,為什么擁抱科學的中國,不能從自己的傳統(tǒng)思想文化中尋找啟示呢?
總之,當我們能夠歷史地看科學時,我們對科學的理解才會有真正的提升。把陰陽五行等寫入《基準》,說明科普開始引入歷史的維度,是中國科普思想的可喜的進步。
反方

張雙南
我為什么堅決反對陰陽五行、天人合一“入準”
發(fā)布《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是為了提高中國公民的科學素質,因此《基準》中不應該加入和科學毫無關系、甚至與科學背道而馳的內容。
科學是從天文學的研究產生出來的,具體來講就是從古希臘就開始的通過不斷地刨根問底追問太陽系內行星的運動規(guī)律,經歷了地心說、日心說、開普勒三定律的經驗規(guī)律、伽利略利用其發(fā)明的天文望遠鏡對行星的精確觀測以及伽利略創(chuàng)立的實驗科學,一直到牛頓的歸納、演繹和實證,最終不但理解了行星運動的主要規(guī)律,而且產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自然科學理論體系,也就是牛頓的力學三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因此,科學就是刨根問底。
科學有三個要素,包括科學的目的、精神和方法??茖W的目的就是發(fā)現各種規(guī)律,科學的精神是質疑、獨立、唯一,科學的方法是邏輯化、定量化和實證化。
天人合一、陰陽五行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一種哲學思想,和之前的觀念相比有了巨大的進步。但是天人合一、陰陽五行在解釋自然、人體和社會現象的時候,基本上就是做各種各樣的詭辯、牽強附會和自圓其說,不但邏輯化本身不完整,而且也沒有嚴格和精確的定量化,更沒有任何實證化。因此,它和科學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天人合一、陰陽五行不是科學,也沒有產生科學,當然更不能指導科學。學習天人合一、陰陽五行對于提高任何人的科學素質都不會有幫助。因此,我認為天人合一、陰陽五行不應該寫入《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
反思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缺陷,傳承中華傳統(tǒng)文明的精華,通過正確理解科學的發(fā)展歷史和科學的三個要素,提高公民的科學素質,吸取其它先進文明的營養(yǎng),創(chuàng)造充滿生命力的新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復興的不二選擇。
?正反雙方就“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是否應寫入《準則》作陳詞
?正反雙方激烈辯論
注:本文視頻來自SELF格致論道講壇,《知識分子》獲授權轉載。
制版編輯:呂浩然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