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四位著名大學校長演講,誰的最贊?



1932年
《不要拋棄學問》

胡適(1891-1962),著名哲學家、文學史家、作家。1910年赴美留學,1917年回國后任北京大學教授,在北京大學任教數(shù)十年,擔任過中文系和英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校長等職務。一生涉獵文學、哲學、史學等多個學科領域,進行過許多開拓性的研究,是中國現(xiàn)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 | 圖源:pku.edu.cn
▼
凡是要等到有了圖書館方才讀書的,有了圖書館也不肯讀書。
絕少數(shù)的人還可以在國內(nèi)或國外的研究院繼續(xù)作學術研究;少數(shù)的人可以尋著相當?shù)穆殬I(yè);
此外還有做官,辦黨,革命三條路;
我們要深信:今日的失敗,都由于過去的不努力。

1945年
《大學生之責任》
竺可楨(1890-1974),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1936年4月?lián)握憬髮W校長,歷時13年 | 圖源:wikipedia
▼

1932年
《教授的責任》
梅貽琦(1889-1962),字月涵,籍貫天津,物理學家和教育家。1931年12月至1948年12月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被清華校友尊為 “終身校長” | 圖源:wikipedia
▼

1935年
《認識環(huán)境,努力干去》
張伯苓(1876-1951),中國近代教育家、體育活動家、政治家,是以南開大學、南開中學等為代表的南開系列學校的創(chuàng)始人及校長 | 圖源:wikipedia
▼
你是中國人嗎?是。
你愛中國嗎?愛。
3. https://www.tsinghua.org.cn/info/1952/17547.htm
4. http://news.nankai.edu.cn/ywsd/system/2018/09/19/000409514.shtml制版編輯 | 姜絲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