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精子、交朋友、結婚,要做自閉癥篩查嗎?
pixabay.com
撰文|丫丫爸爸 涂芮
● ● ●
華盛頓郵報上,Rizzo和H898的兩個自閉癥孩子
2019年9月,我在《華盛頓郵報》上讀到了這么一個故事。
在美國,一位代號為 “H898” 的男士有 12 個自閉癥 “子女”。
故事的緣起是在摩根大通工作的Rizzo和她的新婚妻子生了兩個孩子。
Rizzo受孕的精子來自同一個男人。
花500美元從精子庫購買精子時,Rizzo看過描述捐精者的文件——那個男人身高1米85,體重108公斤,研究生學歷,有不錯的職業(yè),身體健康,是位長跑愛好者。
然而,大兒子兩三歲的時候,開始有些 “不對勁”,刻板重復、行為問題越來越多,被醫(yī)生診斷有自閉癥。并且,禍不單行,過了不久,小兒子也被同樣被診斷有自閉癥。
養(yǎng)育兩個自閉癥孩子讓這個新家庭不堪重負。Rizzo和伴侶的關系破裂,生活急轉直下,她開始獨自撫養(yǎng)兩個有自閉癥的孩子,丟掉了工作,焦頭爛額,窮困潦倒,最后甚至因為不能按時付貸款丟掉了房子,只能搬進她父母家的地下室。
在美國,自閉癥的診斷率為1/54,兩個兒子都有自閉癥,但自己家族并無人被診斷過,這讓Rizzo開始懷疑,會不會是H898的精子有問題?
通過各種方式,Rizzo聯(lián)系上了幾位也使用了H898精子的媽媽。讓她驚訝的是,她找到的H898在生物學意義上的12個 “孩子” 都被診斷為有自閉癥譜系障礙,不少孩子還有ADHD,讀寫障礙,情緒障礙,癲癇等其他障礙。
Rizzo進一步的調查讓人更加生疑:H898提供給精子庫的文件是編造的,事實上,他沒有上過大學,更不可能有研究生學歷。不僅如此,這位 “孩子爸” 還有一些 “怪異” 行為:他曾經(jīng)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多動癥ADHD,還曾經(jīng)被送至特殊教育學校。
看上去并非完美捐贈者的H898至少為4家商業(yè)機構捐過精子,有時他能夠獲得最多100元的報酬,有的時候甚至完全免費,Rizzo的調查顯示,用他捐獻的精子生出的孩子,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歐洲和澳洲。
Rizzo開始確信是H898的問題,她開始到處討說法。精子庫回復稱,沒有足夠證據(jù)可以證明,孩子的自閉癥是來自于H898的精子,監(jiān)管部門和美國食品與藥品監(jiān)督局(FDA)卻告訴她,目前對精子庫的監(jiān)管,僅僅限于篩查遺傳性的疾病。
Rizzo于是提起訴訟,狀告兩家精子庫的商業(yè)公司,最終獲得了庭外和解,獲賠25萬美元。這筆錢至少救了急——目前,Rizzo和伴侶共享兩個孩子的監(jiān)護權,孩子在接受特殊教育和行為干預,像無數(shù)個自閉癥孩子一樣,艱難而努力地適應這個社會。
對于這個故事,我的心中充滿了疑團。這故事看上去 “證據(jù)” 充足,但整篇報道卻只以Rizzo的敘述為主,其他 10 個孩子的家庭提及的很少,H898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其他孩子是怎樣的?他到底有多少個生物學意義上的 “孩子”?
自從女兒在美國被診斷自閉癥后,科研出身的我也成了半個自閉癥 “磚家”,近幾年把大量業(yè)余時間花在倡導公眾對自閉癥的科學認識和幫助自閉癥家庭選擇科學的干預方法上。
同一個捐精者的后代,出現(xiàn) 12 名有自閉癥的兒童,這意味著什么?這個報道在自閉癥圈子里引起了巨大反響,看到很多微信群中家長的熱烈討論,我的感受卻很復雜。
在華盛頓郵報的報道中,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兒童醫(yī)院的遺傳學教授史蒂夫·謝爾勒(Stephen Scherer)在接到Rizzo的求助信后,連夜回了信。之后,他為這兩個孩子做的基因分析中,發(fā)現(xiàn)他們分別有MSD1和SHANK1兩個可能導致自閉癥的基因變異。
謝爾勒教授從來沒有在一個家族中見過12個這樣多的自閉癥孩子,他認為,Rizzo的努力給科學界提供了一個完美的自閉癥基因實驗,通過這 12 個孩子,科學家們有望進一步研究,自閉癥到底是什么引起的。
自從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凱納(Kanner)教授在1943年首次診斷自閉癥以來,在自閉癥的機制上,科學家一直沒有一個合理的解釋。
歷史上出現(xiàn)過各種荒誕不經(jīng)的 “假理論”,最臭名昭著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 “冰箱媽媽” 理論,認為孩子的自閉癥是母親的冷漠,或是嬰兒時期的創(chuàng)傷造成的。當時,受這種理論的誤導,自閉癥兒童的媽媽們一方面飽受羞辱,另一方面,還要忍受孩子們被從自己身邊帶走、骨肉分離的痛苦。在那個時期的新聞報道中,有媽媽因為羞辱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很多孩子得不到應有的教育和照顧,不知所終。
之后的幾十年中,一代代學者和家長的努力推翻了這樣的假設,但直到今天,依然有 “專家”、和 “干預機構” 出于各種目的和利益重提 “冰箱媽媽”,兜售所謂的 “教育理念” 和 “療法”。
另一個著名的錯誤理論是,麻風腮疫苗造成自閉癥。雖然相關的論文后來被證實造假,并被撤稿,但疫苗導致自閉癥的說法還是引發(fā)了巨大的社會恐慌。在美國,兒童疫苗的接種率一度大大降低。曾經(jīng)已經(jīng)絕跡的麻疹,近幾年不斷在美國各州出現(xiàn)爆發(fā)案例……
那么, 基因導致自閉癥的說法,靠譜嗎?
上世紀 40 年代,自閉癥第一次被診斷出來時,科學家就將自閉癥定義為 “與生俱來” 的,之后, 實驗心理學Rimland博士首先提出了自閉癥的生物學基礎。
1979 年后,科學家對雙胞胎自閉癥兒童的篩查發(fā)現(xiàn):同卵雙胞胎兒童,一位有自閉癥,另一位有60-90%的可能性同樣有自閉癥。這個幾率在異卵雙胞胎和普通兄弟姐妹間則降低到20%左右。這意味著,自閉癥確有生物學基礎,與基因有關。
然而,即使是基因完全相同的同卵雙胞胎,同患自閉癥的幾率也不是 100%,這說明,自閉癥和環(huán)境因素也有關。基因給命運的手槍上了子彈,環(huán)境扣動了扳機,“啪” 地一聲,打出了一個自閉癥的孩子。
然而,究竟一個或是幾個基因到底在自閉癥的形成機制中有多重要的位置,卻一直是個懸而未決的問題。這也是為什么,同父異母的12個自閉癥孩子的出現(xiàn),對于科學界是那么重要。
如果新聞報道中的全部細節(jié)都屬實,那些細節(jié)將是基因造成自閉癥理論的重要證據(jù)。
下一步應該怎么辦?有人呼吁,應該對 H898 以及所有接受了他的精子的后代都進行基因測序,找到自閉癥的基因機制。當然,這其中涉及的倫理和隱私問題,也考驗著研究者和涉及其中的孩子和家長。
電影《雨人》中,自閉癥人士雷蒙的弟弟就沒有自閉癥癥狀
盡管Rizzo確信,H898 的基因一定是自己孩子患自閉癥的原因,但在對精子庫公司的起訴書中,她的起訴理由并不是精子有基因缺陷,而是公司對H898的履歷造假缺乏監(jiān)管。她在接受采訪時候說,雖然自己很愛兩個兒子,但如果有重新選擇的機會,她不會用精子庫了。
那么,生意紅火的精子庫公司,應該篩查自閉癥基因嗎?普通夫妻在生孩子之前,要篩查自己的基因嗎?
至少從目前的科學證據(jù)來看,答案不那么確定。
近幾十年來,現(xiàn)代分子生物學的發(fā)展,為尋找自閉癥背后的基因機制提供了極大的可能。2012年,研究者們篩查了 1000 多名自閉癥人士的基因后發(fā)現(xiàn)了SHANK1,也就是Rizzo孩子被測出的兩個基因變異之一。
據(jù)統(tǒng)計,這個基因上的變異能夠解釋大概0.04%的自閉癥人士的基因機制,但也有出現(xiàn)了這個基因變異、卻并沒有診斷自閉癥的案例。2019 年,中國吉林大學的學者,對 229 名自閉癥兒童的基因篩查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SHANK1與自閉癥有相關性。
這說明了,自閉癥有基因基礎,但是不是每一個相關的基因變異都會帶來自閉癥。很多攜帶基因變異、或是遺傳了基因變異的人并不一定會有自閉癥。并且,研究表明,造成自閉癥的基因可能基本上是新生變異造成的。
另一個例子是,F(xiàn)MR1和MECP2是現(xiàn)在被研究得最多的兩個自閉癥相關基因,前者被認為可能導致脆性X綜合征,后者則被認為是瑞特綜合征的基因機制。這兩種綜合征的多數(shù)患者都有自閉癥的特質,但比自閉癥的幾率低很多,幾千人,甚至上萬人中才有一例。
由于和大多數(shù)的自閉癥診斷不一樣,脆性 X 綜合征和瑞特綜合征都有明確的基因機制,美國精神病學會出版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中,從第5版(DSM-5)開始,并沒有將這兩種綜合征作為自閉癥的一種。但即使是這兩種明確的基因遺傳病,也無法通過基因篩查避免。在已知道瑞特病例中,只有1-2%是由遺傳造成,大多數(shù)病例都是新生變異引起的。因而,即使篩查出基因突變,后代也不一定有自閉癥。
在自閉癥方面,基因與環(huán)境的關系是如此復雜,以至于,即使經(jīng)過了幾十年的研究,科學界對于自閉癥的基因基礎依然知之甚少。
2019 年7月的一項研究中,對5個國家,近200萬人群的研究發(fā)現(xiàn),基因可以解釋81%的自閉癥成因。但這個結果依然只證明了自閉癥是基因與環(huán)境共同作用的結果。目前已知的有限的幾個所謂高?;蜃儺?,只能解釋 1-10%的所有自閉癥群體。
在我認識的自閉癥孩子家長群的討論中,“二胎” 一直是個沉重的話題,有研究顯示,自閉癥孩子的兄弟姐妹出現(xiàn)自閉癥的幾率較高,但也有不少家庭生出了發(fā)育正常的孩子。
H898究竟 “生” 了多少個孩子,以及,他頻繁捐精的原因,目前均不得而知。但如果一個人確定有自閉癥基因變異,或者是已經(jīng)生了自閉癥孩子,是否應該貼上標簽,讓他們不要再生育?
這種問題的提出并不是空穴來風,美國歷史上就曾有一段“優(yōu)生學”的黑歷史。
優(yōu)生學(Eugenics)理論起源于100多年前,美國的精英階層擔心他們的 “優(yōu)秀” 種族被殘障群體破壞而極力推動優(yōu)生學。1939年,全美有31個州立法,強行禁止殘障人士生兒育女。這一對殘障家庭的絕育法案,直到1981年才慢慢在各州廢除。
家有自閉癥孩子,又從事研究工作,我當然希望科學家能夠早日找出自閉癥的根本原因和治愈的方法。但從現(xiàn)實中看,雖然相關的科學研究、教育研究都不斷在進步,自閉癥的基因、環(huán)境因素仍是一團迷霧,除了持之以恒基于應用行為分析(ABA)的行為干預,也并沒有一劑 “良藥”、“療法”,能夠讓孩子立刻擺脫自閉癥的困擾。
比起自閉癥成因的復雜和神秘,更加困擾的我的,是社會對于自閉癥孩子和家庭的歧視和拒絕。社會大眾對自閉癥人士和家庭的歧視,讓已經(jīng)困難重重的家庭舉步維艱。
就我聽到和看到的事實,2016年,北京一所小學的家長拉橫幅,抗議自閉癥兒童進入小學。2018年,深圳的一些住戶,抗議自閉癥家庭入住他們的住宅小區(qū)。社會對自閉癥群體的不尊重,不理解,不接納,加重了自閉癥家庭的艱辛。
在這樣的背景下,H898的事件究竟有什么啟示?對于普通人來說,自閉癥基因究竟意味著什么?
曾經(jīng)在一個會議上,我遇到了美國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精神病學教授,著名自閉癥研究學者約翰·康斯坦蒂諾,他曾制定了著名的自閉癥人士社交障礙評估表(SRS-2),也是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自閉癥普查小組領導成員。
“自閉癥基因有多大作用,有自閉癥基因變異的人是否該要孩子?”
當我向康斯坦蒂諾教授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卻給我打了一個比方。
NBA頂級球員不是一個基因決定的,而是身高,運動能力,團隊精神,抗壓能力,對勝利的渴求等生理和心理特質而各種特質綜合到極致的結果,再加上遇到好的教練和團隊,就成為了頂級球員。
看看我們周邊的人,也許每個人都擁有一點NBA球員的生理或心理特質,但是,只有少數(shù)人能成NBA頂級明星。
自閉癥的形成也與此類似。
每個人的基因都有一些突變,造成某一項或者某幾項自閉癥的特質。只有當這些特質通過不斷遺傳和變異,綜合到極限的時候,才出現(xiàn)了有自閉癥的孩子。單一基因機制,只能解釋脆性X綜合征和瑞特綜合征等特殊案例。
在美國西蒙基金會主持的自閉癥基因項目中,研究者已經(jīng)對近 2 萬個家庭進行了基因測序,發(fā)現(xiàn)了上千個與自閉癥相關的基因變異,應該說,絕大部分的自閉癥案例應該是上百甚至上千個基因互相作用的結果。
康斯坦蒂諾教授說,至少在目前,因為一個或者幾個基因變異而擔心自閉癥的風險是沒有必要,也沒有依據(jù)。
在他看來,即使自閉癥具有基因基礎,也許未來能夠發(fā)現(xiàn)單一基因機制,但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研究,在這種情況下,強調“自閉癥基因”或是“易感人群”都是不合理的。新生變異不可避免,每個家族都有將各種變異聚在一起的可能,在某一個時間,某一個地點,遇見某個人,都可能會生出自閉癥的孩子。
看看自閉癥人士多樣化的特質——不愛說話的,滔滔不絕的;興趣狹窄,刻板重復,社交意愿低,特別愿意交朋友但社交方式不恰當,不喜歡規(guī)律被打亂……
想想我們這些 “正常人”,哪個沒有一點呢?
原文于2019年11月5日始發(fā)于微信公眾號《偶爾治愈》,2021年2月17日更新,《知識分子》獲權轉載。
制版編輯 | 盧卡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