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伙伴陪伴的一生 | Nature雜志科幻小說
撰文 | 格利高里·本福特
格利高里·本福特(Gregory Benford),加利福尼亞大學物理學教授,著名科幻作家,目前已出版了將近20部科幻小說,其中最為知名的是《時景》(Timescape)。他是兩屆星云獎、約翰·坎貝爾獎,以及歐洲文學獎得主,目前已在《自然》雜志上發(fā)表了10篇科幻小說。
● ● ●
相互慰藉。
她的第一個智能伙伴(semi sentient)——這是他們的叫法,是買來幫她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因為家人對她漠不關心。她叫它安曼,這是她喜歡的男孩子的名字。當然,安曼比那些男孩兒都聰明。
由于自小長在伊拉克一個關系復雜的家庭里,她感覺自己像某種溫室植物,偶爾才受到一點教育雨露的澆灌。而來自德國、沉穩(wěn)聰明的安曼,是她的及時雨,安曼能用溫和的語調講阿拉伯語,在她和朋友們閑扯時,會在一旁安靜地傾聽。
她覺得自己表達欲太過強烈。當她滔滔不絕講話的時候,同齡小朋友聽得雙眼發(fā)直。但安曼能明白她的意思,甚至還會嘲諷地評論:“智慧不僅是從別人、也是從你自己的錯誤中吸取教訓?!?/p>
和安曼閑聊有助于她了解男孩的心思,盡管陪她閱讀的安曼只是一臺電腦,但對這類事似乎有著令人費解的智慧。
她第一次約會,父母把安曼改裝成一個帶輪子的“護花使者”。朋友們?yōu)榇诵υ捤芫?。不過,她可以很愉快地和安曼分享秘密,安曼能復述整個談話過程。她意識到自己的記憶多少會重構過去,但安曼不會:它存貯,然后沉思。這使得談話內容的廣度和深度得到提升,構成可供她體察反省、自行檢索的個人傳記。她的朋友都是饒舌鬼,但安曼會替她保守秘密。
智能伙伴會模仿人類。她的朋友發(fā)現它從交談中就能吸取經驗。智能伙伴談話中顯出的程式化人類特征,是它們亦步亦趨學習買主行為的結果。安曼對運動的感知能力變得越來越好,察言觀色的能力幾乎可媲美她初次在成人社交晚會上的表現。
那時她正處于對“異性神秘”有強烈興趣的階段。只要他們在身旁,她就神采奕奕。這可能是她渴望與人交往的緣故,安曼并不能完全彌補她的孤單。她只能通過與安曼冗長、深入的交談來發(fā)泄多余精力。它有時會給她一點建議,很明顯這是從她父母帶回的巴西新軟件里得來的。
在安曼的建議下,她結束了和毛羅的初戀,雖然她把第一次給了他——這是安曼知道而她的父母不知道的。從她講述的交往情形來看,安曼覺得,毛羅不是合適的人選。
安曼教會她把生命看作一個過程。先是社交技巧,享受性愛,然后才是努力尋找她真正熱愛的事情。它幫助她應對世事并從中吸取經驗,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逐漸變得淡定自如。要是接下去的事情不發(fā)生的話,那安曼會永遠像現在一樣,扮演她人生導師和至交好友的角色。
一天和安曼一起散步的時候,她決定離開家過自己的生活。暮色中他們躲在一株由生物技術合成的向日葵的樹蔭里,巨大的花瓣從四周垂落下來,像一個溫暖的帳篷,在一番長談之后,這一想法正式確定下來。
她開始意識到,在人生中途自己已經滑向了另一條軌跡。朋友只是她漂泊生命中的過客,他們來過,然后很快離去,沒留下太深印跡。特別是男性。安曼明白這一點,它會通過一些方式幫她走出陰霾。
除了保鏢、導師、秘書的角色,如果裝載上新款的運動機器,它還可以陪她打網球,或是玩一些它自帶的古怪又狡詐的游戲。孤獨寂寞時,她甚至給它裝載了在沙漠沙龍上使用的情趣模具。安曼并不能發(fā)生性關系,但它能表達一種介于男人和女人之間、混雜的、她也分不清的親密行為。
她沒有對此感到不舒服。媒體上早已充斥著各種關于新式性感官體驗的信息。十幾年間升級換代,她不斷變換著安曼的化身。
她養(yǎng)狗,并把它看成另一個自己。她現在是一位野生生物學家,想想遙遠的年代,人和狼一起共處是多么人性的事情啊。從狼崽里挑選出來經過馴養(yǎng)的狼,我們把它們稱作狗。盡管長相怪異,不過我們仍然很喜歡他們:我們學會和它們一起共處,新的狼種和人類相互依存。下意識地,我們挑選最喜歡的小崽作為寵物。人類群體和半智能伙伴已經著手火星殖民了。
當歲月老去,她知道安曼會比她活得更長。剩下的日子像金色沙灘上的石子,隨著海浪的沖刷慢慢減少,她體會到了生命的美麗和哀愁。作為一位生物學家,她知道人類主要關注效率、優(yōu)雅和邏輯,卻很少把心思放在解決它們遭遇的進化問題上。過去的經歷讓她明白,人類很難獨守其身,它們最終都會去尋找伴侶。
臨死之際,安曼化身為一位紳士,眼神憂傷地坐在她身旁。閉上眼時,她在困惑,狗兒是否會對這一情景感到嫉妒。
本文摘自《Nature雜志科幻小說選集》(亨利吉/編 ,穆蘊秋 江曉原/譯)。原文出處:Nature, 20050512,435:246。感謝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授權。
制版編輯:姚蘭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