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視頻快速了解:施一公、潘建偉、許晨陽憑什么獲得未來科學大獎
?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獲獎者:施一公、潘建偉、許晨陽
● ● ●
在10月29日晚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上,清華大學教授施一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北京大學教授許晨陽分別獲得“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shù)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每人將獲得100萬美元獎金。
頒獎典禮上播出了三條介紹獲獎者獲獎原因的視頻,視頻由自然科研定制團隊根據未來科學大獎團隊要求制作。這些視頻有助于我們快速了解獲獎者的工作。
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授予清華大學施一公教授,表彰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體這一關鍵復合物的結構,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層面機理的重大貢獻。
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 “物質科學獎”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表彰他在量子光學技術方面的創(chuàng)造性貢獻,使基于量子密鑰分發(fā)的安全通信成為現(xiàn)實可能。
2017年未來科學大獎“數(shù)學與計算機科學獎”授予北京大學許晨陽教授,表彰他在雙有理代數(shù)幾何學上作出的極其深刻的貢獻。許晨陽在代數(shù)幾何學上作出了極其深刻的貢獻,特別是在雙有理幾何與奇點及其對偶復形的拓撲結構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制版編輯: 艾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