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抑郁障礙患者,僅0.5%得到充分治療

由全球100多個國家、3000余名研究人員合作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研究證實,精神和物質使用障礙在總體疾病負擔中占相當大的比例,關于這些障礙的高質量數據對于規(guī)劃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至關重要。
撰文 | 柴逸涵
責編 | 劉楚
● ● ●
精神疾病已逐漸成為全球疾病負擔的一個突出問題。據2010年數據估計,抑郁障礙已成為中國所有疾病中傷殘損失壽命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排名第二的疾病。
《柳葉刀-精神病學》主編 Niall Boyce 認為,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的有效提供依賴于準確的數據,即誰需要這些醫(yī)療保障服務,這些人居住在哪里,以及將要提供的有證據支持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類型。
然而,長期以來,由于缺乏具有全國代表性的抑郁障礙流行病學數據,尤其是患有這些精神疾病的成年人使用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的情況,有關部門只能通過數學模型估算的方式進行相關政策的規(guī)劃,而這存在極大的誤差與不確定性。
2012年,中國精神衛(wèi)生調查(China Mental Health Survey, CMHS)正式立項并啟動,通過多階段概率抽樣法,在中國31個省中抽取157個具有全國代表性的疾病監(jiān)測點,完成了中國成年人(≥18歲)精神障礙橫斷面的流行病學調查。
CMHS重點研究我國常見精神障礙的患病率與疾病負擔,描述精神障礙患者使用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的相關信息,分析影響精神障礙患病率、疾病負擔、服務利用等的相關因素,旨在為衛(wèi)生決策部門制定精神障礙的相關防控策略以及精神衛(wèi)生服務的資源配置提供科學依據和理論支持。
最近,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黃悅勤團隊基于CMHS數據,對國內抑郁障礙的患病率及精神衛(wèi)生服務利用情況進行了細致的探討,2021年9月21日發(fā)表在《柳葉刀-精神病學》(The Lancet Psychiatry)。
研究通過收集28140位完成復合性國際診斷交談表3.0版本(Composite International Diagnostic Interview 3.0, CIDI 3.0)訪談的受訪者數據,和近12個月內存在抑郁障礙受訪者的具體治療情況,以及SDS席漢殘疾量表(Sheehan Disability Scale, SDS)顯示的抑郁障礙癥狀相關各維度功能損害的評估結果,并匹配2010年人口普查的年齡-性別-居住分布數據,分析發(fā)現:抑郁障礙在中國的分布特征為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失業(yè)者高于就業(yè)者,分居、喪偶或離婚者高于已婚或同居者,多數患者存在社會功能障礙,治療率低。
分析各類精神障礙患病率的分布,女性與男性的加權終生患病率分別為8.0%和5.7%,女性顯著高于男性,比值比(OR)為1.44;近12月內的患病率分別為4.2%和3.0%,女性顯著高于男性,OR為1.41;失業(yè)者患病率高于就業(yè)者,表現為終生患病率OR為2.38,近12月OR為2.80;分居、喪偶或離婚者患病率高于已婚或同居者,終生OR為1.87,近12月OR為1.85。
受訪者抑郁障礙的患病率在不同受教育水平(文盲或小學以下、小學、初中、高中、大專以上)、居住地(城鎮(zhèn)、農村)和地域(東部、中部、西部)之間沒有顯著差異。
具體到某一種特定的抑郁障礙亞型,不同亞型隨著年齡、文化程度和就業(yè)情況具有不同的分布趨勢。
通過抑郁癥發(fā)病時年齡的 Kaplan-Meier 累積曲線可以看到,雖然不同年齡段患抑郁癥的概率差異很大,但不同亞型的最早發(fā)病年齡都在14歲左右。

就共病(comorbidity)情況而言,1947名終生罹患抑郁障礙的患者中的759人(41.1%)同時滿足其他至少一種在CMHS中得到評估的CIDI或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DSM-IV)診斷,包括焦慮障礙(29.8%)、物質使用障礙(13.1%)和沖動控制障礙(7.7%)。

圖3 CIDI/DSM-IV所有抑郁障礙與CMHS其他障礙的共病情況|圖源 [1]
在近12個月內存在抑郁障礙的744名受訪者中,有574人(75.9%)因為受抑郁障礙影響,存在至少一個SDS維度(家庭責任、工作、人際關系、社交生活)的社會功能缺陷,即角色損害。其中,重性抑郁障礙(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患者(32.8%)的角色損害最嚴重。

抑郁障礙的衛(wèi)生服務利用率低,獲得充分治療率很低。1007名近12個月內存在抑郁障礙的受訪者中,84人(9.5%)接受過精神心理??浦委煛⒕C合科室治療、人類社會服務(如院外宗教人士、社工等提供的干預)、補充與替代治療(CAM)中的至少一種。僅12人(0.5%)得到了充分治療(遵醫(yī)囑使用任何抗抑郁藥或心境穩(wěn)定劑治療≥30天且≥4次;或在精神衛(wèi)生醫(yī)療機構接受≥8次心理治療,每次平均30分鐘)。
該研究首次提供了針對國內人群抑郁障礙流行病學、臨床嚴重度、功能障礙、治療情況的全國性數據,詮釋精神疾病如何影響公眾以及應如何提供最好的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為宏觀衛(wèi)生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學依據,從跨國家、跨地區(qū)、跨文化比較的角度,為全球精神障礙的疾病負擔研究做出貢獻。

制版編輯 | 盧卡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