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80后教授周琦:科研是為了經(jīng)得起檢驗的好奇心
很多研究都起源于人類最原始的好奇心,經(jīng)得起科研同行和時間檢驗的問題才是一個好問題。但是要回答這些問題,需要付出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努力。
采寫 | 陳紅艷
來源 | 科學探索獎
初冬的陽光透過窗戶撒進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的實驗大樓,青年博士生導師周琦的辦公室里彌漫著濃濃的咖啡香味。最近,周琦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這里度過,作為生命科學研究院一名年輕的PI(獨立研究員,學術(shù)帶頭人),他在準備12月中旬學院的中期考核,而咖啡是他此時最好的伴侶?!拔覀兪腔加兄囟瓤Х纫蕾嚢Y的一個群體?!敝茜ρ?。
周琦的研究課題主要是鳥類及龜類的性別決定機制和性染色體的演化。生物學家很早就發(fā)現(xiàn),很多動植物的兩性性狀之間有著天壤之別:比如有一些種類的鴨子,因為差異之大,同一種鴨子的雌雄個體甚至長期以來被誤認為是兩個不同的物種。而這些性狀差異絕大多數(shù)來源于雌性和雄性的遺傳基礎(chǔ)差別,也就是它們性染色體的差別。更奇妙的是,90%龜鱉類動物的性別由溫度決定,雌雄之間沒有任何遺傳上的差別。它們很多物種的蛋在高一些的溫度下孵化為雌性,低一些溫度下孵化為雄性。但我們熟悉的甲魚的性別則完全由基因決定,不受溫度影響。這種由溫度決定性別向基因決定性別的轉(zhuǎn)化意義重大,生物學家推斷在哺乳動物和爬行類共同的祖先中就經(jīng)歷過類似的轉(zhuǎn)化,意味著動物能夠擺脫比如由全球變暖而帶來的性別比例失調(diào)甚至是物種滅絕的危險。
“我研究的領(lǐng)域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孩子走進動物園看到動物時會提出的問題——性別,這是整個人類社會關(guān)心的古老而又歷久彌新的課題。”周琦說,很多研究都起源于人類最原始的好奇心,經(jīng)得起科研同行和時間檢驗的問題才是一個好問題。但是要回答這些問題,需要付出10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努力。
周琦所在的生命科學研究院成立于2009年,是浙江大學首個學術(shù)特區(qū)。這個“特區(qū)”特別在什么地方?在周琦看來,首先是對他這種“只燒錢不賺錢”的基礎(chǔ)性研究在經(jīng)費上給予最大支持,導師對于經(jīng)費的支配有很大的自由度;其次,導師不參與行政性事務,會議少,匯報少,一年需要見院長的次數(shù)甚至不超過5次;另外,導師不用給本科生上課,只給研究生開前沿課,從而最大限度保證科研的時間和精力。與此同時,學院對每一位PI 的考核非常嚴格。“我們以5年為期限,如果5年內(nèi)沒有通過校外國內(nèi)外專家的評審,就必須走人?!敝茜寡宰约簤毫艽?。
出生在江南水鄉(xiāng)無錫,先后就讀于南京大學和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2009年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后——這樣的一份履歷無疑令人艷羨,周琦說其實每一次選擇都充滿著未知與偶然。中學和大學時代的他成績并不算出眾,也不太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但我卻很明白自己不要什么。比如有同學畢業(yè)去做銷售代表,我覺得那不適合我。”
博士畢業(yè)后,周琦曾在華大基因工作過一段時間,那段時間他最大的感受就是“你以為你很拼命,但你發(fā)現(xiàn)比你聰明比你優(yōu)秀的人更拼命”。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得知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一位有名的生物學教授正在招收博士后,他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發(fā)去了簡歷,沒想到對方10分鐘后就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在伯克利的6年時間,他接觸了很多美國頂尖的科學家,他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深深地影響了周琦,無形中成為他心目中的role model(模范人物):“他們在自己的領(lǐng)域內(nèi)很出色,但生活中又有平凡的一面,比如都要帶孩子,都有喜怒哀樂,也看得到他們?yōu)榱斯ぷ骶趩屎团d奮的時刻。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我就想,也許將來我也可以成為這樣的人。”
回國后,周琦也成為了一名教授,但他發(fā)現(xiàn)在國內(nèi)做導師并不容易,因為要面對的問題遠遠超出了科研的范疇。例如有一次他同時面試一個男生和一個女生,兩人是同班同學且成績相當,當問到男生他的優(yōu)勢是什么的時候,對方回答“因為我是男生”,這讓周琦非常驚訝,因為在國外男女平權(quán)的思想已經(jīng)非常普遍,而在中國,傳統(tǒng)觀念的作用仍然非常強大。
這樣的文化差異還體現(xiàn)在很多地方:比如在學術(shù)討論中,美國教授一般不會顧及個人情面,中國教授則會比較“客氣”;美國學生從本科開始就經(jīng)濟獨立,在行為方面也強調(diào)自我,中國學生則長期被管束,因此內(nèi)心比較依賴權(quán)威。
雙重文化影響在周琦身上也有體現(xiàn)。1982年出生的周琦是獨生子,在美國期間,父親曾被查出癌癥,周琦在國內(nèi)陪伴父親做完了手術(shù),兩個月后又回到美國。“那段時間是很煎熬的,雖然我知道父親面對化療很堅強,但是作為兒子的我不在他身邊,這種感覺很糟糕?!焙髞?,父親的病痊愈了,但考慮到他們身邊不能沒人,周琦在2015年選擇了回國,并來到離家不遠的浙江大學?,F(xiàn)在,父母每隔一兩個月就會來杭州與他同住一段時間。周琦覺得這樣對雙方都好,既不會相隔太遠,又保持了一定距離。
基礎(chǔ)自然科學研究對于人類而言猶如一片繁星,周琦說自己屬于那一批“仰望星空”的人。近年來,國家對基礎(chǔ)科研投入的力度逐年遞增,在許多科研工作者看來,這是一個國家文化自信的體現(xiàn),預示著基礎(chǔ)科研的春天正在到來。更加令人感到欣喜的是,一批富有遠見的民間資本也開始與政府形成互補,成為推動科學發(fā)展的新生力量。2018年11月9日,騰訊基金會宣布設(shè)立首期10億元的“科學探索獎”,用于獎勵我國45歲以下的青年科學家,以鼓勵他們?yōu)橹袊那把乜萍及l(fā)展提供更多原動力。這讓周琦聯(lián)想到了美國的“麥克阿瑟天才獎”,一個旨在表彰對于社會發(fā)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創(chuàng)造性人才的獎項,獎金同樣由獲獎者個人支配。周琦認為,民間資本、尤其是大眾都熟悉的知名企業(yè)對基礎(chǔ)科研的支持能夠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國內(nèi)普通老百姓對科學家的直觀認識還是比較少的,這個獎項可以讓大眾對這個群體有更多的了解,從而形成我們自己國家當代科學家的role model,這是非常重要的。”他建議“科學探索獎”不要在意申請者的頭銜或者所在院校,應更加向生活在一線城市、年齡在20—40歲之間的生活壓力很大但工作出色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傾斜。
采訪接近尾聲,抬頭望向窗外,初冬的浙大校園被金黃的銀杏和火紅的楓葉點綴得五彩斑斕。對于愛“宅”在實驗室里的周琦來說,每天可以沉浸在這樣的校園美景當中,無疑是一大幸事。不過,科研并非生活的全部。工作之外的周琦是個典型的“文藝范兒”,他喜歡旅行,愛聽國外博物館里的英文解說,還喜歡以一個觀察者的視角了解新聞。對于最近極為火熱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周琦覺得太不可思議,他認為科學倫理觀念應該從小開始培養(yǎng)?!?span style="color: rgb(64, 118, 0);">人文和倫理是超越科學的東西,但也許是比科學更為重要的東西。”
周琦組實驗室(圖源:lsi.zju.edu.cn)
周琦,浙江大學生命科學研究院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研究領(lǐng)域:性別決定分子機制和性染色體的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