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lián)社披露賀建奎曾同三位學者緊密接觸,但無人能阻止他

賀建奎和他的基因編輯嬰兒成為了全世界關(guān)注的焦點
編譯 | 郝春暉
責編 | 葉水送
● ● ●
過去的一周,賀建奎和他的基因編輯嬰兒成為了全世界關(guān)注的焦點。很多人都蒙在鼓里,甚至連賀建奎所在的單位——南方科技大學也聲稱事先毫不知情。
但他顯然并未瞞住所有人。
早在去年,多位生物學家和倫理學家就已經(jīng)知道或強烈懷疑他打算制造基因編輯的嬰兒。然而沒有人阻止他,這是怎么回事?
近日,美聯(lián)社報道稱,曾有三位斯坦福大學的科學家及倫理學家Matthew Porteus,Stephen Quake,William Hurlbut,在過去幾年中與賀建奎有過廣泛的接觸。
Quake是賀建奎博士后導(dǎo)師,Quake是一位生物工程學教授,是最早了解賀建奎野心的人之一。當賀建奎向他吐露了自己對編輯活胚胎的興趣之后,Quake僅僅提供了一些寬泛的建議:保持與主流學者的交流、選擇風險合理的情況、采取最嚴格的倫理標準并在同行評議的期刊上發(fā)表結(jié)果。
Hurlbut是一位倫理學家,他說自己在2017年初第一次見到了賀建奎。從那時起,賀建奎多次回到斯坦福大學并與Hurlbut討論胚胎基因編輯。Hurlbut聲稱自己告誡了賀建奎,并對其工作提出了質(zhì)疑和挑戰(zhàn)。
Porteus說自己知道賀建奎在和Hurlbut交流并且推測Hurlbut不會支持他。當今年2月賀建奎找上門來并稱自己已獲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之后,Porteus感到非常生氣。他認為賀建奎天真而又魯莽,并敦促他“和你的中國同事好好談?wù)劇啊?/p>
與上述科學家相反的是,Michael Deem,美國萊斯大學生物工程學教授,同時也是賀建奎的博士導(dǎo)師聲稱自己一直與賀建奎有合作,并且供職于他的兩家遺傳公司。Deem在此事件的參與程度還不清楚,萊斯大學正對此進行調(diào)查。
事先知情的科學家雖不負法律責任,但是卻應(yīng)負道德責任。在沒有國際管理機構(gòu)來執(zhí)行生物倫理學規(guī)則的情況下,科學機構(gòu)和大學等可以使用其他方法來避免此類事件發(fā)生。斯坦福大學法律和遺傳學教授 Hank Greely 說:“如果有人違反這些規(guī)則,科學家可以排斥,期刊可以拒絕發(fā)表,雇主可以拒絕雇用,資助者可以拒絕資助?!?/p>
參考資料
AP. Could anyone have stopped gene-edited babies experi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