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訪| 這位物理學家,開創(chuàng)了生物學的新領域
2000年1月,剛剛從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畢業(yè)的Michael B. Elowitz和導師Stanislas Leibler在《自然》雜志報告,他們設計出首個基因表達振蕩器,利用3個基因模塊彼此間的抑制作用,實現(xiàn)下游基因表達信號的規(guī)律振蕩,就像振蕩電路輸出的規(guī)則波形。這一工作成為合成生物學這一新領域的關鍵成果之一。?
知識分子的博客 · 2025/04/02 -
專訪| 這位物理學家,開創(chuàng)了生物學的新領域
?2000年1月,剛剛從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畢業(yè)的Michael B. Elowitz和導師Stanislas Leibler在《自然》雜志報告,他們設計出首個基因表達振蕩器,利用3個基因模塊彼此間的抑制作用,實現(xiàn)下游基因表達信號的規(guī)律振蕩,就像振蕩電路輸出的規(guī)則波形。這一工作成為合成生物學這一新領域的關鍵成果之一。?
賽先生 · 2025/03/22 -
這位諾獎得主,造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汽車
伯納德·L·費林加(Ben L. Feringa)是分子機器領域的先鋒之一,他通過設計和開發(fā)分子馬達、分子機器人等微觀系統(tǒng),推動了化學、物理學和工程學的交叉發(fā)展。? ? ?受Frontiers for Young Minds邀請,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費林加教授回顧了其在分子馬達這一前沿領域的探索歷程。他指出,正如萊特兄弟發(fā)明的飛機開啟了人類航空史的新紀元,分子機器這一納米尺度的精密裝置也將在未來科技發(fā)展中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
賽先生 · 2025/02/28 -
AI江湖:神經(jīng)網(wǎng)絡興衰史
正如物理學家、曼哈頓計劃領導者奧本海默所說:“我們不僅是科學家,我們也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科學界也難免。人們經(jīng)常說“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即使不談這些政治糾葛,科學家中還是有不同學術圈子的,每個人都有自己堅持的學術觀點和主張,學術爭論無時不在。一般來說,自由爭論有利于學術進步,但爭論也可能造成誤會產(chǎn)生偏見,從而讓某些科學家受害并影響科學的正常發(fā)展。今天將講述的,是AI歷史中的一段江湖故事……
2025/02/27 -
對話楊振寧:“全班師生獲諾貝爾獎”的傳說對不對?
錢德拉塞卡(Subrahmanyan Chandrasekhar,1910—1995, 圖1)是印度裔美國理論天體物理學家,因為對恒星結構和演化的物理過程的研究,分享198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知識分子的博客 · 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