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委再發(fā)學術不端通報,買賣實驗數(shù)據(jù)頻現(xiàn),醫(yī)院是重災區(qū)
6月13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fā)布了2025年第二批關于科研不端行為的處理結果通報。本次通報的科研不端行為處理決定共涉及24名科研人員,通報涉及的科研不端行為的類型多樣,包括但不限于買賣論文和實驗數(shù)據(jù)、偽造篡改圖片,擅自署名和尋求申請材料代寫,抄襲剽竊他人成果與基金申請書等
2025/06/22 -
仇子龍評《智能簡史》:一本奇書,解析攀爬智能的階梯
?在《智能簡史》中,作者麥克斯·班尼特架起神經(jīng)科學與AI的橋梁,講述大腦的進化史詩,并揭示這一歷程如何塑造下一代AI革新。通過獨創(chuàng)性框架,他將龐雜的進化史凝練為“五次突破”,每次突破都標志著人腦進化的重要躍遷,并為人類智能的核心謎題注入全新解讀。
2025/06/18 -
對話圖靈獎得主唐加拉:從閱讀障礙患者到全球最快計算機的“幕后英雄”
高性能計算可以幫助彌合科學和外交之間的差距,即便存在政治差異,研究人員也可以一起合作,以達成一些建設性的、中立的、共享的科學目標。
2025/06/18 -
一次大膽的飛天“實驗”:希臘神話中的代達羅斯與伊卡洛斯│左圖右史
正在故宮博物院展出的“代達羅斯:希臘克里特島的神話”(2025年4月15日-7月17日),以古希臘神話中的巧匠代達羅斯為線索,結合考古實證材料,生動地介紹了古希臘文明的源頭之一——青銅時代克里特島的米諾斯文明。本文可以作為該展覽的一個補充畫本,以西方古今藝術作品為線索,剝開圍繞著米諾斯文明的種種疑團,講述與代達羅斯、迷宮和人類飛天夢想有關的神話,揭示隱身其后的真實歷史,探討相關的科學、技術、文化、藝術與倫理問題。
2025/05/19 -
“我盡力了!”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預算要砍55%,掌門人辭職
4月24日,上周四下午,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SF)主任塞圖拉曼·潘查坦(Sethuraman Panchanathan)突然辭職,此時距離其任期結束還有一年多的時間——2020年6月,身處第一任期的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親自提名了潘查坦作為NSF的第15任主任,任期6年。
2025/04/29 -
誰把生物學家尼達姆,變成深愛中國的史學家李約瑟?
?今年是英國生物學家、史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1900 年 12 月 9 日 - 1995 年 3 月 24 日)去世30周年,許多文章介紹了李約瑟對于系統(tǒng)性地介紹中國科學技術史的巨大貢獻。但是,一個英國人是如何對中國的科學技術史產(chǎn)生興趣的呢?? ?
2025/04/27 -
青蒿素的國際首秀在哪?
? ? ?4月25日是世界防治瘧疾日。多年來,中國為全球瘧疾防治事業(yè)作出了重要貢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中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青蒿素,并在此基礎上開發(fā)出一系列衍生藥物,廣泛應用于全球瘧疾防控。? ? ? 那么,青蒿素在被屠呦呦等中國科學家發(fā)現(xiàn)之后,首次在國際舞臺上亮相,是在哪個場合呢?
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