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話諾獎得主佩博:為什么要嘗試一些瘋狂的事情?
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斯萬特·佩博(Svante P??bo)教授因其在古人類基因組和人類進化方面的發(fā)現(xiàn),于2022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
知識分子的博客 · 2025/02/26 -
考古新發(fā)現(xiàn):同位素揭示1000多年前陶工生活史、健康以及他們的生存壓力
近期,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考古學與人類學系胡耀武教授課題組與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安徽博物院合作,對安徽蕭縣隋唐時期的歐盤窯址M1墓的人骨進行了綜合分析,揭示了其生活史、健康和生存壓力。
-
從窯匠的身后事,窺進不一樣的隋唐十二時辰 | Scientific Reports
在近期發(fā)表在Scientific Reports 上的一項研究中,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對中國安徽歐盤窯址出土的一具人體骨骼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恢復其骨生物學特征。此次研究成果為考古學、歷史學和人類學研究中普遍被忽視的工匠的生活史提供了一個初步的視角。
-
9萬年前混血女孩被揭秘:母親是尼安德特人,父親是丹尼索瓦人
近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演化人類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俄羅斯丹尼索瓦洞穴(Denisova Cave)中的一塊古人類骨骼化石屬于一個生活在9萬年前的13歲女孩,女孩的母親是尼安德特人,父親是丹尼索瓦人——這兩個人群都屬于兩支已經(jīng)滅絕的古人類族群。